不忘历史的蚀痕,信仰铸就十年辉煌——为实现中国梦传递正能量

发稿时间:2015-09-17    供稿:文/青岛公司 王秋晨

 

各位领导、评委:
大家好!我叫王秋晨,来自青岛公司。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不忘历史的蚀痕,信仰铸就十年辉煌,为实现中国梦传递正能量。

梦之于早前的我来说,是变幻着的字眼。小时候,是奶奶蒲扇摇摆后的梦乡;大一些了,是望向远方心中的梦想;后来,是背上行囊远走他乡的遥远追寻。

听闻那个梦,从枷锁囚笼中挣扎咆哮而来,从雪山草地里跋山涉水而来,从枪林弹雨中浴血拼搏而来,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走来,带着热血与挚爱,带着坚强与豪迈。如今这个梦依然绵延在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这个梦,是你的、我的、我们的中国梦。

历史那浓墨重彩的华章里有讲不完的故事,历史造就了飘扬在华夏族群上空的特殊图腾。从历史中走来的民族气魂精铸了一种亘古的信仰。

1937年的夏天,七七事变用罪恶的步调掀开了日侵中国的大幕。日寇的铁蹄踏进了华夏大地。这是一段不能忘却的记忆。七十年前,我们的先辈以血肉之躯相抵、以鲲鹏之志相博。江山北望,剑影刀光。从平型关大捷到百团大战,从台儿庄战役到长沙会战,中华儿女始终不屈不挠顽强奋战,以空间换时间,积小胜为大胜,终将日寇驱除。

试问是什么让胜利的天平倾向了积弱已久的中华大地?

我想,那是信仰,是一种宁死不屈的信仰,是一种视死如归的信仰,是一种与国家兴难共存亡的信仰。正是这种信仰推动了那场战火遍及80多个国家和地区,将20亿人口卷入了残酷战争的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全面胜利。

70年后,和平与发展成为了国际社会的主旋律,历史的沉淀为续写未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如今站在中国梦的红色信仰下,肩负着时代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有一种不可抗拒的责任感,催促这个时代里的每一个个体,都在不断向前。

十年前,中建国际投资成立于美丽的南中国。信仰砥砺十年发展心路历程,从05年到15年,十年时间,正是有信仰作支撑,中建国际才得以在艰难的环境中一步步化险为夷,走到今天。

借着青岛公司的这个平台,我也有幸成为中建国际中的一员。年纪不大,工作经验没有多少,莽莽撞撞,却气血方刚。是的,没错,这就是我。在我的身边有不少跟我一样说普通却又特殊的群体,他们的身上贴满了这个时代给予他们的各种标签:特立独行,自私自利,不求上进,啃老……一系列充满贬义又讽刺的语言看似认同了这一代人的无能与平庸,可我看到的却是这样的故事。

那是一个暴雨的夜晚。正当我辗转反侧难以入眠之际,突然电话铃声响起。是平日里与我关系还不错的一位女同事打来的。因为同年毕业进公司加上同住一个小区,所以平日里有什么困难便互相帮忙。电话里她略带一些不好意思的跟我说她忘记带门卡进不去了,挂了电话我更衣下楼。时间是凌晨十二点四十分。我赶忙走到大门口,却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她光着一双脚丫拎着鞋子,几根头发贴在脸颊上,雨已经淋的她睁不开眼……我赶忙把她带到了家里,这一问我才知道原来是公司临时有任务安排她出去,走的着急钥匙都忘了拿……就在前几日她还因为身体不适没有休息好,可她却说:又到得到了领导的表扬,真开心!话语间没有丝毫的抱怨之意。

在我们那栋写字楼里,还有这样一位同事。说起他来,人人都要对他竖起大拇指。九零年出生的他算是一个标准的九零后,可他却从没跟任何人红过脸。十分的热心肠也是十分的工作狂。因为总能在非工作时间看到他穿梭在写字楼里的身影。有一次我忍不住问他我说,你不想家么?他笑了一下对我说:自古忠孝难两全,可如果能在我还年轻父母还健康的时候选择多奋斗几年,应该是没错的。

是啊,他选择奋斗为了他的父母,他努力是因为那颗年轻的心,不允许他有一丝一毫的懈怠。

故事很平凡,这是90后拼搏与奉献的方式。在与生活的碰撞下,听得见胸膛的跳动声,于是扛得起所有的重量。与梦想同行不断成长已成为我们的信仰,也许有的时候我们做事的方式略显着急了些,马虎了些,可我相信,怀揣信仰的我们一定会成为他日的栋梁之才。

在我看来,中国梦便是通过亿亿万万个渺小个体的梦想而汇集起来经过时代的打磨后发出的对于理想的宏伟描绘。企业之于个人而言,似鸟儿栖息的大树,似浇灌花木的雨露,似包容溪流的海川,似指引轮渡的灯塔。3311是书写在我们每个人心间的诗歌,我们因你写下的每一笔而饱满,而升华。

泰戈尔说过:“信仰是个鸟儿,黎明还是黝黑时,就触着曙光而讴歌了。”信仰之伟力,在于它的不可撼动性,在于他潜移默化的感召力。我们因信仰而斗争存活,因信仰而奔波,因信仰而有所成就,因信仰而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手握信仰之火,点燃中国梦。就让这团火焰燃遍东方,照亮整个世界!